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理事會工作報告

news-image

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

第一屆理事會工作報告

綠金委主任  馬駿

2019年5月18日

各位理事和常務理事:

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綠金委)成立四年了。四年來,在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黨中央國務院發佈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以及七部委《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的指引下,在中國積極承擔落實《巴黎協議》的大國責任的背景下,在人民銀行、相關部委以及中國金融學會的領導下,綠金委及其226家理事、常務理事和特邀成員單位在開展綠色金融政策與市場研究、傳播綠色金融理念、開發綠色金融產品和工具、支援相關政策落地和開展國際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國內外矚目的成績,已經成為我國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最重要的業界平臺。中國綠色金融發展所取得的成果已成為金融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領域的一大亮點,也是我國金融改革創新在國際社會獲得重要影響力的一個優秀案例。

根據中國金融學會規定和綠金委管理辦法,綠金委第一屆理事會任期四年。現在,請允許我代表綠金委,向各位常務理事和理事彙報四年來的工作進展和成果,並展望下一年的工作。

一、綠金委在國內的工作成果

1、成員單位不斷擴大

綠金委成立之初,成員單位數為85個。到目前,綠金委成員單位數量已達到226家,成員單位涵蓋了全國所有大型銀行和一批有較強綠色金融業務的保險、證券、基金和信託公司,高校、研究機構和協力廠商服務機構以及部分優秀的綠色企業。綠金委成員單位所管理的金融資產約為195萬億元,約占我國金融機構管理總資產的75%左右。

在綠金委的影響和支持下,全國至少有二十多個地方和香港地區也成立綠金委或綠色金融協會,為推動各地綠色金融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發起成立數十個研究組和工作組,推動國內綠金產品和方法創新

四年來,綠金委發起和支持發起了二十多個研究小組或工作小組,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這些小組涵蓋了綠色發展基金、綠色ABS、綠色資產擔保債券、碳金融、環境壓力測試方法、綠色指數、綠色債券評級方法、環境資訊披露、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綠色企業評級方法、企業環境資訊公共平臺等許多領域,推出了一系列產品、工具和方法,發佈了大量研究成果。其中幾個典型的例子包括:

(1)金融業環境壓力測試研究小組。工商銀行主持的銀行業環境壓力測試研究和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主持的保險資管和基金業環境壓力測試研究,開創了我國金融業環境壓力測試的先河。其中,工商銀行主持的銀行業環境壓力測試已覆蓋火電、水泥、鋼鐵、電解鋁等行業,並與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合作進行了水風險壓力測試研究,目前正在與北京環境交易所聯合進行碳價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壓力測試。

(2)環境資訊披露工作小組。由中證金融研究院、上海陸家嘴綠金委等機構牽頭下,工作組完成了《上市公司強制ESG資訊披露制度》課題,組織了環境資訊披露試點,發佈《國際上市公司強制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資訊披露制度及啟示》、《上市公司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關鍵績效定量指標體系探討》等報告,為建立我國上市公司環境資訊提供了重要基礎。

(3)綠色評價與認證小組。綠色評價小組出版了《綠色金融體系評價研究》一書,所參與的多個協力廠商機構發佈了綠色債券認證和綠色債券評級方法,初步形成了我國綠色評估認證的生態系統。

(4)綠色基金研究小組。研究小組發佈了《中國綠色產業基金案例研究》。系統梳理了綠色產業基金的發展,並對地方政府、民間資本發起的綠色基金以及中外合資綠色基金的主要案例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

(5)碳金融工作組。由北京環境交易所牽頭的碳金融工作組發佈了《中國碳金融市場政策研究報告》。報告重點探討七省市碳交易試點及碳金融創新實踐,分析了我國碳金融市場的未來趨勢及面臨的主要挑戰,並提出了支持我國碳金融市場發展的相關政策建議。

(6)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築小組。我國40%以上的碳排放源自舊有高耗能建築,發展綠色建築已成為住建部力推的未來發展方向之一。研究小組部分成員單位,開展綠色金融支援綠色建築研究工作,並正在推動地方試點。

(7)綠色金融支持綠色科技研究小組。該小組正在配合科技部,參與起草有關綠色金融支持綠色科技發展的政策建議。

(8)北京市綠色建築金融保險機制研究小組。在北京市住建委的支持下,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與人保財險、興業銀行等綠金成員單位合作開展了《北京市綠色建築金融保險機制和政策研究》,探討建立綠色建築保險機制,促進綠色建築的認證方式由設計標識認證向運行標識認證轉型。

(9)編制中國綠色金融年度發展系列報告。在綠金委的支持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和環境學院聯合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組織編寫了2017-2019年度《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系列報告》,記錄中國綠色金融發展歷程,展望未來發展趨勢。

3、編制綠色債券目錄和環境效益評估工具,參與起草多項綠色金融政策和文件

(1)編制《綠色債券支援專案目錄》

2015年12月22日,綠金委組織中節能諮詢公司和中財大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編制的《綠色債券支援專案目錄(2015年版)》正式發佈。這是我國第一份關於綠色債券界定與分類的檔,已成為我國綠色債券審批與註冊、協力廠商綠色債券評估、綠色債券評級和相關資訊披露的主要參考依據。

(2)參與起草《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

2016年8月31日,人民銀行等多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標誌著我國綠色金融體系建設的全面啟動,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建立了比較系統的支援綠色金融發展政策框架的國家。綠金委成員們,包括綠金委的主任和三位副主任,深度參與了該《指導意見》的起草工作和分工方案的制定,綠金委成員單位多位元專家為《指導意見》提供重要內容和協力廠商評估意見。

(3)起草並發佈《中國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倡議》

2017年9月5日,綠金委牽頭中國投資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中國信託業協會、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七個行業協會共同向參與對外投資的中國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發起《中國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倡議》,啟動了“一帶一路”投資綠色化的中國議程。

(4)開發專案環境效益評估系統

2015年,綠金委委託中節能諮詢公司開發的公益性專案環境效益評估系統發佈,為各類綠色投資者提供可對幾十類項目的量化減排、節能、節水等環境效益的分析工具。

4、支持與配合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工作

為落實國務院批准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工作,在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的指導下,綠金委配合參與多個地方的綠色金融政策建議,協助地方開展綠色專案對接和建設綠色項目庫。綠金委和成員單位及專家赴多個試點地區,説明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和相關企業開展能力建設,並和中國投資協會等機構兩次組織綠金委成員單位和大型企業赴新疆開展金融資源與綠色專案對接活動,簽署了600億元的綠色專案投資貸款意向書。此外,按照《指導意見》分工方案要求,綠金委籌建了地方綠色專案資訊共用平臺(綠色專案庫),為我國綠色項目與國內外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提供對接。

5、推動綠色金融人才教育和培育

在綠金委的支持下,中國人民大學設立了中國首個綠色金融碩士學位,目前已招收了三屆學生,畢業了兩屆學生48名,為我國綠色金融人才能力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中央財經大學設立了綠色金融青年國際研究會,舉辦了兩屆全國高校參加的綠色金融大賽,在青年學生中廣泛傳播了綠色金融理念,其訪問學者項目對國際社會瞭解中國綠色金融的進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人大、中財大、清華等許多高校都開設了各種綠色金融課程。

6、組織各類研討和宣傳活動

為了大力推動形成綠色金融在政策和輿論方面的共識,四年來,綠金委組織舉辦和支援的各類有關綠色金融的研討會多達100多場,活動遍佈全世界,向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層面推廣了綠色金融理念、方法和工具。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湖州、衢州、蘭州、貴陽等全國十幾個城市開展了綠色金融成果巡展。綠金委還與成員單位一同舉辦十幾場系列專題沙龍,對綠色金融在清潔能源、綠色建築、生態農業、新能源汽車、垃圾處理、合同能源管理中的運用組織了業界交流。

過去四年,綠金委“綠色金融”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各類綠色金融相關報導、政策和產品創新動態、學術研究文章等1000多篇。綠金委網站持續更新。加強與媒體互動,培育綠色金融媒體朋友圈,引導媒體關注綠色金融發展的最新動態。綠金委公眾號已經為我國傳播綠色金融的最權威的資訊平臺。

7、綠色金融叢書共出版十一部著作

四年來,綠金委與中國金融出版社合作,以“綠色金融叢書”名義,出版了11部綠色金融的專著。這些著作覆蓋了綠色金融的大部分領域,成為我國最權威、最完整的綠色金融學術思想庫。這11本著作是:

(1)《構建中國綠色金融體系(2015年版)》(馬駿主編)

(2)《中國綠色金融發展與案例研究》(馬駿主編,周月秋、殷紅副主編)

(3)《國際綠色金融發展與案例研究》(馬駿主編,周月秋、殷紅副主編)

(4)《構建中國綠色金融體系 (2017年版)》(馬駿主編)

(5)《三優投資——投資理論與實踐的一場革命》(馬險峰王駿嫻 秦二娃 譯)

(6)《綠色金融與“一帶一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著)

(7)《金融機構的環境風險分析》(馬駿主編,周月秋、殷紅副主編)

(8)《國內外綠色基金發展研究》(安國俊主編)

(9)《綠色債券》(王遙、史英哲主編)

(10)《寓義於利: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探索與實踐》(興業銀行綠色金融編寫組)

(11)《綠色金融體系評價研究-企業、資產與供應鏈的綠色評價》(金海年主編,王遙、俞春江副主編)

二、綠金委組織和開展的國際合作

過去幾年,中國在推動國內綠色金融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在國際合作中展示了不斷提升的領導力和影響力。綠金委在組織、推動和參與各類綠色金融國際合作中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1、支持和參與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工作

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於2016年推動的綠色金融議題成果在杭州、漢堡和布宜諾賽勒斯峰會上連續三次寫入領導人峰會成果文件,成為推動綠色金融主流化的重要里程碑。2016-17年,綠金委主任馬駿以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的身份擔任綠色金融研究小組共同主席,此後以人民銀行行長特別顧問的身份繼續擔任小組的共同主席。綠金委許多成員單位和專家參與成果檔的起草和討論,多次參加G20綠色金融小組的正式和專家諮詢會議,並在環境風險分析、綠色PE基金等領域提供了背景案例分析、調研,以及組織宣傳工作等重要支援。

2、支援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路(NGFS)工作

2017年12月,由法國、中國、荷蘭等8個國家的央行和監管機構聯合發起成立的“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合作網路”(NGFS),探索各國央行和監管機構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共識。NGFS目前已擴展至36個成員機構(央行和金融監管機構)和6個觀察員機構(國際組織)。馬駿主任以人民銀行行長特別顧問的名義擔任NGFS監管工作組主席,推動全球金融機構開展環境風險分析、資訊披露和研究綠色激勵機制。

3、組織中英綠色金融工作組開展工作

根據中英財金對話成果的要求,綠金委與倫敦金融城發起成立了中英綠色金融工作組。兩年來,該小組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發起《“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

作為中英經濟財金對話的重要成果,綠金委與倫敦金融城牽頭起草並發佈了《“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綠金委在2019年“一帶一路”峰會上主持了簽署儀式,工商銀行在其牽頭的“‘一帶一路’銀行間常態化合作機制”下積極推廣《原則》,並發佈了《關於支持“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GIP)的合作倡議》。截至目前,全球28家機構簽署了該原則,包括參與“一帶一路”投資的主要中資金融機構,以及來自法國、德國、中國香港、日本、哈薩克、盧森堡、蒙古、巴基斯坦、新加坡、瑞士、阿聯酋和英國的主要金融機構。該《原則》寫入了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峰會的重要講話,也被列為本次“一帶一路”峰會的重要成果之一。

中英綠色金融工作組將合作設立綠色投資原則秘書處,以推動全球更多的機構參與簽署,開發能力建設的工具和方法,與相關機構合作建立“一帶一路”綠色專案庫,並組織簽署機構發佈進展報告。

(2)組織中英金融機構開展環境資訊披露試點

2017年12月16日第九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期間,兩國就進一步深化綠色金融合作達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兩國金融機構開展環境資訊披露工作試點。目前已經加入這項試點工作的中方金融機構包括工商銀行、興業銀行、江蘇銀行、湖州銀行、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平安保險和中航信託。英方參加試點的有滙豐銀行、Aviva、Hermes和Brunel共四家金融機構。

2018年以來,工商銀行作為中方牽頭試點金融機構,積極組織中方試點機構開展環境資訊披露研究,並組織兩國試點機構和相關國際組織的專家進行深入交流,推動試點專案取得了積極進展。中英工作組先後在北京和倫敦舉行了五次會議,就環境資訊披露的意義、目標、方法等進行探討,達成廣泛共識,並於2018年11月聯合發佈了《中英金融機構環境資訊披露試點2018年度進展報告》,公佈了行動計畫。2019年,中英試點專案有序推進,在進一步擴大披露範圍和機構覆蓋面的同時,各試點單位也將按計劃披露環境資訊。

4、開展中歐綠色債券標準一致化研究

2017年11月,在第23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3)期間,綠金委和歐洲投資銀行(EIB)發佈了《探尋綠色金融的共同語言》(The Need for a CommonLanguage in Green Finance)白皮書,並於2018年12月在第24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4)期間,聯合發佈了第二版白皮書,提出未來應在中歐綠色債券標準之間建立較為清晰的標準比對和轉換機制的建議。

5、開展“一帶一路”國家綠色金融能力建設

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國際金融公司(IFC)和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CCICED),於2018年共同發起了“綠色金融全球領導力專案”(GFLP,簡稱“領導力專案”)。2018年的能力建設活動吸引了來自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48個發展中國家的250位代表參會,包括央行、監管部門、財政部、金融機構和金融行業協會的高級官員。2019年,GFLP計畫在非洲、中亞、東南亞繼續開展較大規模的能力建設活動。

6、參與UNEP FI《負責任銀行原則》項目

2018年4月,聯合國環境署金融行動機構(UNEP FI)受UNEP委託,宣佈發起“負責任銀行原則”專案。工商銀行作為中資銀行代表加入銀行核心工作組,與全球28家銀行共同起草《負責任銀行原則》。該原則草案已於2018年11月向全球發佈。

三、2019年綠金委工作展望

過去四年是我國綠色金融快速發展的四年。在人民銀行等相關部委的指導下和包括綠金委成員在內的業界同仁的積極努力下,我國已經建成了綠色金融體系的雛形。我國綠色金融在政策框架、激勵機制、標準體系以及在綠色信貸和債券等產品領域,已經走在國際前列。但是,我國的綠色金融在整個金融體系中的比重還遠遠沒有達到綠色經濟要求的水準,機構投資者的參與還比較有限,綠色金融在支援綠色消費、綠色小微企業、綠色建築、綠色科技等領域的工作還剛剛起步,綠色金融的標準體系和披露水準有待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所要求的資料來源和資訊化水準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和提升。

展望2019年,綠金委的主要工作目標是,在人民銀行和中國金融學會的領導下,組織和動員金融界和綠色企業界的資源,積極配合監管部門,繼續大力支持和推動《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的細化和落地,使我國綠色金融體系真正起到動員和激勵大量社會資本投資於綠色產業的作用,爭取在綠色金融支援綠色消費、綠色小微企業、綠色建築、綠色科技、綠色農業等新領域取得突破;支持和配合地方政府,繼續做好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工作;加強國際合作,在《“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的基礎上,推動國內外金融機構加速對外投資的綠色化進程,支援我國綠色金融市場的雙向開放,繼續深化中歐綠色標準一致化的研究工作。

以下是2019年綠金委的部分具體工作設想:

(一)國內的研究和推廣活動

1、支持北京市建設國際綠色金融中心。協助北京市編制綠色金融發展規劃和在副中心建立綠色金融中心的相關能力建設。

2、開展氣候變化與金融風險關係的研究。氣候變化及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技術變化會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比如,一旦可再生能源價格降至煤電之下,就可能導致煤炭和煤電行業貸款出現大規模不良,甚至影響金融穩定。綠金委將組織專家開展氣變相關因素對金融穩定影響的研究。

3、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築試點研究。在人民銀行研究局指導下,與住建部等相關部委合作推動開展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築的試點工作。

4、金融支援綠色消費、綠色農業和綠色小微企業研究。開展金融支援綠色消費、綠色農業和綠色小微企業的研究,並在2019年推動相關實踐工作。

5、綠色金融支持綠色科技研究。與科技部合作,繼續開展綠色金融政策和產品支援綠色科技創新的研究,重點探索股權融資模式支援綠色科創企業的方法和路徑。

6、商業銀行環境法律責任研究。與相關部委合作,研究小組將研究如何界定商業銀行的環境盡職免責範圍。

7、綠色投融資主體標準研究。在人民銀行研究局的指導下,研究小組將研究綠色企業的界定標準,為綠色流動資金貸款貼標提供依據。

8、繼續開展綠色金融巡展工作。在過去兩年成功開展了十幾場地方巡展的基礎上,充實最新的綠色金融發展成果,2019年在5-7個城市開展巡展。

(二)國際合作

1、推動《“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的落地

GIP秘書處將推動更多國內外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簽署該原則,並開展支援“一帶一路”綠色投融資的能力建設。綠金委還將參與環保部和聯合國環境署發起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並通過該平臺進一步推廣“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

2、繼續與英國開展雙邊綠色金融合作

中英綠色金融工作組計畫在2019年推動更多金融機構簽署《“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繼續推動並擴大中英金融機構環境資訊披露試點,探討中英發起合資綠色投資基金的可行性,爭取推動中國資產證券化產品在海外市場落地,支援在北京建立中英綠色科技孵化器。

3、繼續與法國開展雙邊綠色金融合作

2019年,綠金委和法國Finance for Tomorrow將舉辦第二屆中法綠色金融聯席會議(初步定在巴黎),研討如何繼續推動環境風險分析,組織中法銀行研究綠色資產與“棕色”資產違約率的差別,推動中法金融機構和企業簽署《“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就政府發行綠色債券的議題開展經驗交流。

4.繼續支援央行綠色金融網路的工作

繼續參與和支援央行綠色金融網路的工作,包括參與由馬駿擔任主席的NGFS監管工作組所主持的《金融機構環境風險分析手冊》的編制工作。

5.參與ISO可持續金融專業委員會的工作

2019年3月,ISO(國際標準委員會)發起了可持續金融專業委員會(TC322),以推動全球可持續金融標準的制定工作。多個綠金委成員單位將在人民銀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的指導下,積極參與TC322的工作。

6.繼續參與UNEP FI《負責任銀行原則》專案

綠金委將支持工商銀行深度參與“負責任銀行原則”專案的推進,並在今年9月《原則》發佈生效後,組織其宣傳推廣工作。

(三)主要會議安排

1、今年5月,舉辦綠金委換屆選舉和年會。

2、今年8月,綠金委將支持GIP秘書處在中國舉辦第一屆“‘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成員會議。

3、下半年,在中國舉辦中英綠色金融工作組會議。

4、下半年,在法國巴黎召開中法第二次綠色金融聯席會議。

5、 繼續組織綠色金融內部沙龍活動,專題研討綠色金融創新。

6、為會員單位主辦的部分綠色金融研討和推廣活動提供支持。

各位理事和常務理事,今天大家在一起回顧四年來我國綠色金融事業和綠金委取得的成績,我們都感到十分的自豪和驕傲。短短四年,許多政策、理念、產品、方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綠色金融從小眾成為主流,綠色金融的理念、方法影響了一大批金融機構,為許多金融機構和綠色企業創造了新的商業機會,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同時,綠色金融也改變了許多地方政府的觀念和做法,推動了實體經濟的綠色轉型,為我國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也為其它國家發展綠色金融提供了有用的經驗。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綠金委成員單位的積極貢獻和各位綠金同仁的無私奉獻。

但是,我們必須承認,綠化我國和全球的經濟,實現生態文明的目標,建設綠色“一帶一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一些領域我們與國際先進水準還有較大差距。展望未來,我們任重而道遠。希望所有綠金委的成員單位和專家,不驕不躁,繼續齊心協力,在推動綠色金融事業的道路上投入更多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績!

謝謝大家!

聯繫我們

地址
香港灣仔港灣道26號華潤大廈 2302-3
電⼦郵件
info@hkgreenfinance.org
電話
(+852) 3469 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