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专栏]港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具优势(马骏主席分享)

news-image

新一届香港政府已经在原则上明确了大力发展个大陆? 产业和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两大任务。 笔者认为,基于「应对气候变化」这个全球「稀有」共识,利用香港设定了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一国两制」目标优势,以及国际绿色金融中心的特殊地位,应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科技作为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部分,争取在5年内为港经济创造新的亮点。

 

香港重点推进一些特定领域绿色科技创新,有几个重要意义:

 

实现碳中和目标 争话语权

 

1.利用香港提前内地10年实现碳中和的优势,通过创新试点支持国家双碳和绿色发展战略。

 

香港已经宣布要在2050年、即提前内地1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应该深刻理解和高度重视这个在碳减排领域的「一国两制」承诺所带来的巨大责任和机遇,要在多个领域率先开发和运用最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并在试点成功之后把成熟经验向内地和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其他地区推广。

 

2.利用道义高地,提升香港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香港应充分利用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难得的国际共识,创造条件,抓紧引进和整合全球绿色低碳科技资源,在部分绿色科技领域打造出全球领先的技术与应用场景。

 

3.借力和提升香港绿色金融中心的作用。

 

香港可以利用已经建立的绿色金融市场的基础和优势,主动培育出一批绿色科技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沿着这个方向发展,香港的绿色金融市场就可能摆脱与其他绿色金融市场「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将绿色金融提高至「绿色科技助推器」的作用。

 

4.服务香港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

 

香港已经宣布了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本地环境保护(如垃圾处理、塑料替代)和能源、建筑、交通的碳减排领域需要许多技术突破。 绿色科技的研发和企业孵化可以满足不少本地的应用场景,创新具有香港品牌的绿色技术产品,服务香港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使得香港市民受益。

 

香港经济体量小,不可能像内地一样在数百个绿色科技范畴全面发力,所以香港的绿色科技发展应该聚焦在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的领域。 选择时的主要考虑包括:(1)香港科技在部分研发上已有优势; (2)香港拥有部分应用场景; (3)大湾区和内地有重要的应用场景; (4)应用的市场规模够大,有望可以孵化出一批独角兽企业; (5)香港的绿色投资机构(如绿色PE、VC机构和绿色科技企业)在部分领域已经有所涉足,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和国际资源; (6)香港有能力组织全球和国内的科技资源和人才参与这些项目。

 

我们基于科研优势、应用场景及市场规模3个维度的评估,初步筛选出近20项适用于香港地区的绿色科技领域优势技术。 若干例子包括:海上风能核心部件设计及新型材料应用,液流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绿建设计、装配式建筑技术、高效光伏电池与建材结合技术,高效照明产品和节能制冷,倒征量化生产,快速充电与无线充电,动力电池材料创新及回收,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应用,新型材料可降解技术,智能物联网技术在节能减碳中的应用等。

 

构建机制 促进生态圈发展

 

措施方面,港府和相关行业协会、智库、企业和金融机构应该建立沟通机制,探讨和确定一系列推动绿色科技发展的措施。 潜在措施的选项包括建立绿色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零碳产业园、绿色科技基金。 另外,吸引一批可以较快实现净零排放的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落地,建立绿色科技与资金对接平台等。 上述措施并举,可以在香港建立一个培育和促进绿色科技发展的生态圈。

 

作者为为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香港中国金融协会顾问。 本文是马骏组织的一项研究课题的部分内容。

 

来源:信报

联系我们

地址
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廈2302-3
电⼦邮件
info@hkgreenfinance.org
电话
(+852) 3469 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