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兼会长马骏表示,内地目前鼓励上海、湖州等地方政府制定绿色分类框架,如果香港仍未拥有自己的分类框架便显得较为落后。他认为,香港的分类标准必须照顾本地和内地发行人需要,比较容易沟通,否则分类范围可能较窄。
清楚定义「经济转型」
协会常务副会长黄超妮认为,香港的绿色分类框架需要清楚定义「经济转型」,方便市场进行各种绿色筹融资和投资活动。她又说,内地正推进低碳转型,大湾区内有大量製造业,香港的绿色分类范围需要扩大,参考国内和国际的最佳做法,更好地服务非本地机构。
新一批绿色零售债券昨截止认购。黄超妮指出,今批绿债回报较上一批为高,对零售投资者具吸引力。她补充,上半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债券发行额增长15%,其中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债券佔比最大,亚洲市场则排第二。香港上半年的发行额为132亿美元等值,很大部分来自政府发行。
马骏解释,目前利率环境影响整体债市,憧憬美国有望暂停加息及可能转为减息,相信未来两年利率对绿色债券的影响转趋正面。
另一方面,由于内地减息,去年国内绿债发行量迅速增长,增速约50%,今年仍维持强劲。
来源: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