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個必須」和「四點希望」,行政長官強調第六屆特區政府將以增強經濟發展動能、解決深層次民生問題、提高治理水平,以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工作重點。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本份施政報告積極回應社會各界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願景,就加快本港經濟轉型和改善民生提出了短中長期政策,相信商界和市民將歡迎今日公布的一系列措施。」
香港銀行學會﹕支持報告內有關吸納人才方向
香港銀行學會行政總裁梁嘉麗指出,非常支持《施政報告》提出有關吸納人才的方向,包括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及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能夠為本港帶來全球頂尖人才及加強大灣區的人才互動交流。學會將全力支持這些措施的推行,繼續為計劃加入本地銀行業的人才提供相關的技能培訓及專業資格課程,更將加強業內在人才發展方面的協作,充實本地銀行業人才庫,以持續提升香港金融服務業的專業水平。
學會亦歡迎《施政報告》提出有關對接國家戰略增強發展動能,及全面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服務競爭力。對於行政長官提出有助強化本港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優勢、加強互聯互通、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以及提升金融科技競爭力等措施,學會將就有關發展,研究為業界提供合適的人才培訓工作和支持。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措施助港發展成國際碳市場志向
報告內談及將推動香港成為內地及海外政府和綠色企業的首選融資平台,以及在香港建設國際碳市場,並支持港交所繼續推展與廣州金融機構等在碳市場發展的合作。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及會長馬駿指出,報告內提及推動香港成為內地及海外政府和綠色企業的首選融資平台。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將進一步推動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標準在香港和大灣區的落地,為內地機構在國際市場的綠色融資開拓更為便利和低成本的通道,助力香港成為內地及國際綠色融資平台的首選。
報告內亦有談及碳市場發展,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將繼續支持香港建立自願碳市場和與內地碳市場互聯互通機制的努力。推動在大灣區中加強碳原則的合作、標準化和協調,有助香港實現發展成國際碳市場的志向。隨著各國承諾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對高誠信自願碳信用的投資需求預計將增長,而香港作為國際投資者、內地和其他地區之間的超級聯繫人,確立了優秀的中介地位。
國泰歡迎政府提升香港為國際航空及物流樞紐
國泰航空歡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行政長官 2022 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繼續提升香港成為國際航空與物流樞紐以及航空業培訓中心。
行政總裁鄧健榮表示:「『十四五』規劃確立了香港在國家的整體發展中肩負重要角色,重申加強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重要性。我們期待香港國際機場三跑系統的落成大幅增加機場的整體容量和競爭力。
國泰亦支持特區政府持續加強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多式聯運』,結合空運、海運和陸路運輸,進一步加強人流及物流。大灣區所帶來的增長潛力和機遇,將確保國泰航空及香港樞紐保持競爭力。
中銀為打造市民安居樂業美好社會提供政策方向
中銀指出《施政報告》重點闡述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具體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為香港進一步發展成為「十四五」規劃中的八大中心,以及打造市民安居樂業的美好社會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方向。
《施政報告》中「創新科技是激活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的規劃,體現了香港以己之長,服務國家所需的發展定位和歷史使命。未來香港創新科技產業和製造業的進一步發展將為金融業帶來全新的增長動能,尤其在產業金融、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及綠色金融等領域帶來新的發力點。同時,金融業亦可為以「北部都會區」為代表的創科園區發展、軌道交通和科研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施政報告》在強調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內地市場互聯互動的背景下,提出的措施諸如支持港交所改善服務創新科技企業的上市機制、推動資產財富管理發展、鼓勵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以及促進金融科技普及應用等,將促進香港金融市場進一步發展。此外,不斷發展壯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關鍵一環」,在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下,香港可繼續發揮離岸人民幣樞紐的關鍵作用,並借此取得更大的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