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9日,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綠金委)和法國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Finance for Tomorrow(F4T)在上海聯合舉辦了中法綠色金融第一次聯席會議。雙方就綠色金融定義、環境資訊披露、支援綠色金融的激勵政策、“一帶一路”投資綠色化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中國綠金委主任馬駿和F4T主席Philippe Zaouati共同主持了會議,來自兩國央行、監管機構、法國駐華使館、商業銀行、投資基金、綠色企業的20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來自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香港綠色金融協會(HKGFA)、上海市支付清算協會等機構相關人員列席會議。
中法兩國都堅定致力於綠色金融體系建設,並為落實《巴黎協定》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積極貢獻。根據2017年12月中法經濟金融對話有關成果要求,法蘭西銀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綠金委、法國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和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同意密切合作,進一步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在中法兩國央行的支持下,本次會議旨在開啟中法兩國在綠色金融領域的雙邊合作,並為綠色領域創造更多的商業機會。
雙方認為對綠色金融進行界定並提出分類標準是推動綠色金融快速發展的重要前提,中法兩國應積極推動綠色金融定義的發展和融合。中方正修訂《綠色債券支援專案目錄》(2015年版),歐盟正按照《歐委會可持續發展融資行動計畫》制定綠色金融的定義和分類標準,法方也積極參與,預計2019年出臺。資訊披露是開展環境風險分析、發展綠色金融的重要基礎。法國《能源轉型法》第173條對上市公司尤其是金融機構提出了環境資訊披露要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對金融機構提出ESG資訊披露要求的主要經濟體;中國部分金融機構也已與英國相關金融機構開展合作,就落實TCFD政策建議提出了環境資訊披露的三年行動計畫。
雙方一致認為,現階段綠色金融發展仍然需要一定的激勵機制,各方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靈活的激勵措施。中國和部分國際資料表明,綠色資產(如綠色信貸)違約率低於“棕色”資產,因此監管部門可考慮降低綠色資產的風險權重、提高“棕色”資產的風險權重。雙方可鼓勵有關金融機構在內部探索鼓勵綠色信貸、懲罰“棕色”信貸的措施,比如提高“棕色”信貸利率、降低綠色信貸利率;監管機構也可以通過調整金融機構的流動性成本、要求開展環境資訊披露等措施,鼓勵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
“一帶一路”國家對應對氣候變化至關重要,許多相關國家的生態環境也十分脆弱。“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投資的綠色化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全球碳排放和實現《巴黎協定》的進程。雙方同意,中法兩國應該在推動 “一帶一路”綠色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支持G20開展可持續基礎設施的研究,推動相關金融機構和企業簽署和落實《“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
下一步,雙方將在以下五個領域開展深入合作。一是繼續推動環境風險分析,特別是在環境壓力測試和情景分析方面加強知識共用和資訊交流;二是組織若干中法銀行根據銀行內部資料研究綠色資產與“棕色”資產違約率的差別,為相關監管改革提供依據;三是加強在“一帶一路”基礎設施投資綠色化等領域的合作,比如推動中法金融機構和企業簽署《“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四是加強兩國綠色金融市場合作,支持中國機構赴歐洲發行綠色債券,鼓勵法國機構來華發行綠色熊貓債等;五是就政府發行綠色債券的議題開展經驗交流。
參加會議的中方機構還包括陸家嘴金融城理事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中國銀行間交易商協會、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華寶基金管理公司、中美綠色基金、中節能衡准科技服務(北京)有限公司,以及香港綠色金融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