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金委發布首批193支符合中歐《共同分類目錄》的 中國存量綠色債券清單

news-image

爲提升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以下簡稱《共同分類目錄》)在支持綠色金融市場發展、尤其是綠色資本跨境流動中的作用,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綠金委)于數月前組織相關機構成立了專家組(附件二),按照《共同分類目錄》對在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的部分綠色債券進行貼標。近日,該專家組完成了相關貼標工作,幷正式發布首批193支符合中歐《共同分類目錄》的中國綠色債券清單。

 

《共同分類目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歐盟等參與發起的國際可持續金融平臺(IPSF)分類目錄工作組編制和發布,包含了中歐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共同認可的72項對减緩氣候變化有重大貢獻的經濟活動。中國人民銀行高度重視《共同分類目錄》的完善和使用,鼓勵市場主體積極利用該目錄開發各類綠色金融工具,提升中國綠色金融市場的國際認可度。據此,綠金委專家組存量綠色債券開展了貼標工作。

 

專家組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牽頭,聯合五家綠色債券認證機構共同開展評估貼標工作。此次貼標的對象包括符合如下條件的綠色債券:

  • 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的;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處于存續期內;
  • 募集資金用途/基礎資産項目100%符合《共同分類目錄》要求。

 

經過初審和複審,專家組共篩選出首批193支符合標準的綠色債券,現予以發布(附件一),供投資者參考,幷歡迎有關機構開展包括綠色債券指數、綠色債券基金在內的産品創新。除在綠金委網站和公衆號發布之外,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也將在其網站發布上述債券清單,幷負責更新和維護該清單。

 

符合《共同分類目錄》標準的中國存量綠色債券清單(20237月版)

 

綠金委主任、IPSF可持續金融目錄工作組中方共同主席馬駿表示“《共同分類目錄》是中歐雙方對G20和國際上有關增强各國綠色金融標準可比性相關建議和呼聲的積極回應,也將爲推動國際債券市場互聯互通、便利綠色跨境投融資提供便利。綠金委此次組織專家組對我國存量綠色債券進行貼標的工作,是擴大《共同分類目錄》使用場景的重要創新,也將有助于提升我國綠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水平。”

 

候倡議組織(CBI)首席執行官Sean Kidney表示作爲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之一,中國使用《共同分類目錄》對部分存量綠色債券進行重新貼標是一個偉大的創新。這將促進綠色資本的跨境流通,也會吸引更多國家和地區加入《共同分類目錄》。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黃超妮表示國際投資者期待中歐《共同分類目錄》能够在更多場景使用,幷非常歡迎綠金委此次組織專家組開展的貼標工作。這項工作將有利于推動境外投資者更好投資內地綠色債券市場,幷對其他市場形成較好的示範效應。

 

自2022年6月發布以來,《共同分類目錄》在國內外受到廣泛關注,諸多市場主體已經采用該目錄發行綠色金融産品,許多國家和地區在制定本地綠色金融目錄時也將《共同分類目錄》作爲重要參考。

 

日前,IPSF已經宣布擴大《共同分類目錄》國別基礎(如將新加坡可持續金融目錄納入比較基礎)和覆蓋的經濟活動(如信息技術服務),幷開展相關能力建設。同時,綠金委專家組將繼續深化對貼標方法的研究和拓展貼標對象的範圍,根據市場動態和《共同分類目錄》進展情况逐步更新和擴大符合《共同分類目錄》的中國存量綠債清單。

 

來源: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

聯繫我們

HKGFA 地址
香港灣仔港灣道26號華潤大廈2302-3室
HKGFA 電子郵件
info@hkgreenfinance.org
HKGFA 電話
(+852) 3469 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