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4月24日,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及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的支持下,由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及香港綠色金融協會聯合舉辦的“加强粵港澳大灣區在可持續金融領域的合作”主題會議在香港召開。會議展示了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七個工作組的重要工作成果及進展,幷圍繞如何發揮大灣區各地優勢、進一步加强大灣區可持續金融市場的合作進行了探討。
(從左至右依次爲: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黃立峰;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何華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財經事務)甄美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及會長馬駿博士;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行政總裁梁鳳儀;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杰;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外事)許懷志)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行政總裁梁鳳儀、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童士清、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杰以及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何華權出席會議幷致辭,充分强調了大灣區綠色金融融合發展對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致歡迎詞時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在廣東考察時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金融監管機構高度重視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協同合作、優勢互補,旨在共同推動大灣區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的高質量發展,積極爲我國實現“3060”雙碳目標作出貢獻。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行政總裁梁鳳儀)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行政總裁梁鳳儀在致辭中表示,大灣區城市都擁有同一片天空,港澳的産業供應鏈大部分來自廣東省。香港作爲國際及區域金融樞紐,從地理環境和金融經濟都與其他大灣區城市關係密切。大灣區城市必須就减少碳排放的路徑、轉型至低碳經濟的機遇、標準制定、和排放數據的收集與共享進行積極的合作。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
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在視頻致辭中對大灣區綠色金融發展合作提出三點期望:一是深入推進綠色金融標準研究和實踐,著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標準趨同和互認;二是大力開發運用各類金融綠色金融産品工具,推進大灣區綠色投融資市場發展和國際化進程;三是著力强化綠色科技研發應用的金融支持,充分發揮大灣區在金融支持綠色低碳技術方面的引領作用。
(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童士清)
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童士清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希望粵港澳三地聚焦可持續金融定位,聯動發展跨境融資租賃及資産轉讓,支持跨境互設項目子公司,發展綜合配套金融服務,使綠色融資租賃成爲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建設的新亮點。
(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杰)
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杰在致辭中表示,距離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時間框架已經過半,如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仍面臨嚴峻挑戰,責任在肩、時不我待。今年3月,深圳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金融科技專項排名中位居全球第四位,取得了歷史最佳成績。深圳願與大灣區各方一道,齊心協力、携手同行,凝聚起磅礴的金融力量,將大灣區打造爲高質量發展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區和全球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
(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何華權)
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何華權在致辭中表示,廣州始終高度重視,幷將持續推動大灣區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合作,大力支持相關平臺建設、標準研究和應用、金融産品創新、金融科技應用、能力建設、市場互聯互通、信息披露和監管協同等工作,使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成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的核心功能和靚麗名片。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及會長馬駿博士)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及會長馬駿博士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在香港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會議爲大灣區市場參與者及金融監管機構提供了交流平臺,爲識別市場障礙、改善大灣區內跨境綠色資本流動提供了解决方案。這些措施一旦實施,將有助于提高大灣區市場優質綠色項目容量,提供更多低成本融資和跨境金融服務。
會議上,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介紹了新成立的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綠色科技工作組,該工作組旨在推動綠色科技加速器的建設,促進大灣區綠色科技生態及體系建設。其他六個工作組也對重要成果及進展進行了彙報:
基于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的分類目錄發展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和廣東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于2022年完成幷發布了第一和第二階段研究報告,正在開展第三階段研究,計劃發展基于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的香港(大灣區)分類目錄,涵蓋大灣區重要綠色活動、幷考慮納入轉型活動。

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减排路徑和轉型金融機遇
工作組分析了大灣區總體的碳减排缺口,研究了交通運輸業、建築業和製造業三個關鍵行業的脫碳路徑,指出大灣區碳中和的投資需求和面臨的主要挑戰,幷對加速大灣區轉型提出六大建議。工作組未來將開展一系列涉及交通運輸業、建築業和製造業的試點項目,在實踐中探索轉型金融。
粵港澳大灣區氣候基金研究
工作組探討了以基金引入境內外資金投資大灣區氣候類項目的可行模式與路徑,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氣候基金發展現狀、深圳氣候投資基金及項目庫介紹、金融科技與數據支持基金創新應用三大方面開展研究。
基于粵港澳大灣區當地産業結構的供應鏈低碳轉型
工作組分享了綠色供應鏈發展的實踐經驗,包括如何支持綠色供應鏈金融創新、促進供應鏈生態系統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幷建議綠色供應鏈金融結合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力量進一步融合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標準互認工作組及第三方服務機構專業委員會
工作組聯合大灣區綠色金融第三方服務機構,共同研究幷推動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ESG信息披露及轉型金融信息披露等綠色及可持續金融標準的落地與實施;幷將推動大灣區綠色金融第三方服務機構建立自律管理機制。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右五)、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行政總裁梁鳳儀(左六)、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杰(右四)、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何華權(右三)和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黃立峰(右二)等在會議前合照。)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于當日下午聯合組織了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合作會議,來自廣州、深圳和澳門的監管機構代表與香港綠色及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就進一步加强大灣區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合作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各工作組也在當日下午組織了會後交流活動。
來源:綠色灣區 GBA G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