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 2022 年 2 月 22 日——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于2022 年 2 月 4 日发布研究报告《香港领航,推动建立绿色和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中心》,概述了对香港政府在加强其法律、税收和监管环境方面的建议,以促进或吸引在香港设立绿色和可持续投资基金。
鉴于现时迫切需要过渡至低碳和净零排放经济,本报告旨在探索香港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的潜力,以吸引资金为绿色和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报告侧重于对绿色和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指引,从潜在的税收优惠至投资基金结构,再到净零排放经济。报告也比较了三个位于亚太区的司法管辖区(澳洲、新加坡和香港)的绿色和可持续基础设施融资的资本市场发展。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副会长兼政策研究与宣传工作组联合主席兼团结香港基金高级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黄元山博士表示:「基础设施对全球经济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源、交通和通讯等碳排放密集行业如果得到合适的基础设施和投资配套支持,便可以成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动力。作为具有完善金融平台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可以帮助引领资本市场把资金投资在可持续的基础设施项目,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经济。」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政策研究和传播工作组项目负责人兼普华永道香港高级顾问叶招桂芳补充:「为了发展成为绿色和可持续基础设施融资的领先投资基金中心,香港必须树立作为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榜样,并努力协调此类基础设施的标准,改善法律和监管环境,以及税收制度和激励措施。政府、私营部门和公众需要共同努力,以达到理想的规模和范围。」
为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区域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并发展成为涵盖私人和公共基金的绿色和可持续基础设施融资的领先投资基金中心,本报告向香港政府提出四项主要建议:
- 优先检讨和修订香港的相关税收政策和激励措施,以适应「新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可持续基础设施」等不同范畴的基础设施,鼓励基金投资此类项目;
- 建议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通过强制性强积金基金管理人将其投资组合的一定比例分配给环保、社会和企业管治(ESG)或气候相关的产品,并将基础设施视为强积金平台上的合资格资产类别,以促进具有绿色和可持续影响的投资;
- 建议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在 2022-23 年度香港财政预算案中提议在香港设立有限合伙基金(LPF)或将离岸有限合伙基金迁往香港有限合伙基金并纳入资助计划;
- 建议进一步引入促进绿色和可持续的跨境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例如,随着香港和中国内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市场变得更加稳健,在香港上市的绿色和可持续基础设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投资产品可开放给内地投资者投资,反之亦然。
除了四项主要建议外,报告还概述了对香港政府的其他建议,以鼓励其将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策略实践于绿色和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例如为北方都会区和明日大屿愿景发展计划的基础设施提供指引,以确保项目从一开始便符合绿色或可持续的标准;亦鼓励政府与大湾区及其他地区的城市合作,进行战略基础设施规划、制定标准和收集碳排放数据。
此外,提升香港法律和监管环境有利于投资者和资产拥有者对绿色和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报告建议,香港的外汇基金和未来基金可以带头投资香港绿色和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更可设立新的投资组合,专门用于投资大湾区的早期基础设施项目。
气候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两者密不可分。随着全球对气候风险的意识以及对绿色和可持续未来的关注大幅提升,香港正可利用其在金融服务方面的优势来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影响。
– 完 –
关于香港绿色金融协会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于 2018 年 9 月成立,并为支持香港及其他地区的绿色金融和可持续投资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对接平台。协会旨在调动公私营的资源和人才以制定绿色金融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内的绿色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香港绿色金融协会的主要目标是将香港定位为领先的国际绿色金融中心,透过为香港金融机构提供更多渠道和机会,参与本地、内地和「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绿色融资交易,以回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的全球趋势。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的主要活动由八个工作组负责,分别是绿色及可持续银行、绿色及可持续私募基金、绿色及可持续房地产、绿色债券及产品创新、ESG 披露及整合、政策研究与宣传、绿色及可持续保险,以及对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