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采訪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代表:企業轉型勢帶挈港綠色融資 內地推動碳中和 商機料達487萬億

news-image

全球推動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金融,香港綠色金融協會表示,過往香港地產商、金融業和公用事業對相關融資需求較高,但現時更多行業加入,如內地汽車和上下游行業都有大量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融資需求,未來金融業應進一步推動各界關注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轉變的風險,各行業可能在不久將來迎來另一次轉型,衍生相關融資需求。

 

今年港銀綠貸額看增42.5%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兼為中國內地和海外投融資對接的橋樑,綠色金融協會常務副會長、法國巴黎銀行亞太環球市場部可持續金融主管兼董事總經理黃超妮指出,本港未來在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的發展需與不同地區有兼容性,協會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訂立的碳中和目標,意味未來30年將帶動487萬億元人民幣綠色金融投資,連同企業轉型的資金需求,將為香港金融業帶來龐大商機。

 

黃超妮認為,香港綠色金融發展較歐美遲起步,但有後來趕上的趨勢,金管局數據顯示,香港銀行就綠色和可持續發放的貸款總額,按年飆109.1%,至527億美元(約4110.6億港元),抵消因2022年美國大手加息導致綠債發行額跌11.2%的影響,全年在港安排的相關融資額增長42.5%,正好反映各行業對ESG的重視程度增加。

 

香港的銀行、地產、公用事業如能源和交通公司,過去數年在綠色金融和轉型上發展較快。從數據可見,單計金融機構和地產商,已佔去年香港可持續貸款總額57%,黃超妮預計,未來金融業為可持續發展的支持,估計會進一步拓展至生態系統修復和生物多樣性等範疇,金融業應協助推廣,帶動各個行業把資本逐步分配至該些項目,令更多行業參與可持續融資。

她又提到,全球經濟都向可持續發展轉型,未來會迎來新格局,例如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逐漸減少,需求將轉移向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而中國在相關行業發展屬全球領先之列,香港將可從中發掘更多金融服務需求。

 

助建立可持續披露準則

綠色金融協會會員來自銀行、保險、資產管理、專業服務以至科技界別,有超過160名會員。黃超妮稱,協會可利用不同會員的知識、經驗和影響力,推動香港金融業在可持續發展上不斷創新,未來金融業有必要進一步向其他行業推廣相關意識,協助不同企業轉型,即使傳統高碳排放的公司如煤炭企業等「啡色經濟」,同樣有必要轉型,除了為未來經濟模式作準備外,亦要應付和符合投資者對ESG的要求。

 

金融業協助資本在不同行業有效分配外,黃超妮說,坐擁大量數據的如銀行業,亦應利用金融科技,對相關數據加以分析,幫助不同行業和公司建立一套更有效的可持續披露準則,早前政府發行的代幣化綠色債券可算是先例,金融業值得從中借鑑,研究相關應用加強披露效益。

 

採訪、撰文:董曉沂

 

來源:信報

聯繫我們

HKGFA 地址
香港灣仔港灣道26號華潤大廈2302-3室
HKGFA 電子郵件
info@hkgreenfinance.org
HKGFA 電話
(+852) 3469 0859